大手牵小手,共绘细胞地图——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研究生党支部带你漫游动植物细胞异同

来源: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发布时间 : 2025-11-14      点击量:


11月10日下午,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七年级5班教室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研究生党支部党员陶晶担任主讲,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神奇的生物细胞》知识科普课。党支部成员范蕊、胡彬彬、黄雅勤与武大附属外语学校7年级5班班主任姚勇全程参与,共同营造了积极有序的课堂氛围。

 

生命的“小砖块”藏着大秘密!

陶晶以提问开启课堂:“同学们,我们每天看到的小猫小狗、大树小草,还有我们自己,都是由什么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呀?”“一粒种子落进沃土,孩子们的思绪立刻生根发芽。”“今天我们就跟着陶晶老师一起解锁细胞的神奇世界

发现细胞——科学家的“显微镜魔法”

陶晶向同学们介绍了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他于1665年首次使用显微镜发现了真核细胞结构,并出版《显微制图》。克一生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陶晶鼓励同学们像虎克一样,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事物,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细胞的“模样”与“部件”——动物和植物的“小工厂”

陶晶将细胞比作一座“超级工厂”向同学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对比图并让同学们找不同引起了同学的广泛讨论。接着,陶晶向同学们介绍了“工厂内部车间”——细胞内的结构,并演示了细胞的能量交换、长与分裂的过程,帮助同学们初步认识生命的奥秘。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通常是绿色的?”“我们受伤后,伤口为什么会慢慢愈合?”陶晶耐心解答,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化解疑惑。班主任老师表示:“这样的科普课非常有意义,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健康意识。”

支部书记范蕊表示:对刚踏入生物学大门的初一学生而言,这是一次点燃科学好奇心的启蒙之旅,书本上的细胞图景在眼前变得鲜活;对研究生党员而言,这是一次将深厚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讲解的能力淬炼,更是在服务奉献中锤炼党性的生动实践;对党支部而言,这是推动“党建+专业”深度融合的扎实一步,让组织活力在科普育人中绽放光彩。

未来,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研究生党支部将持续优化“大手牵小手”品牌,引导更多党员走进中学课堂,用专业播撒科学种子,用担当践行珞珈精神,为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韩婧 丁钰博 朱慧祯   摄影:张明珠   审核:曾峥)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OD平台(基础医学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OD平台(基础医学院)(http://www.moneyvam.com)”。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所有:OD平台(基础医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