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盛宴,珞珈青春担当——武汉大学第一届医学科普海报竞赛成功举办

来源: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发布时间 : 2025-11-14      点击量:

当医学的严谨遇上科普的灵动,当青年的创意碰撞知识的内核,一场以“用海报点亮医学科普之光”为主题,聚焦基础医学、转化医学以及临床医学的海报竞赛活动,于2025年11月5日在武汉大学医学部9号楼成功举办。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主任梅海涛、武汉大学团委副书记迟宗宝、OD平台(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任怡出席活动,OD平台(基础医学院)陈璞教授主持。

陈璞对来宾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竞赛由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指导,OD平台(基础医学院)主办,多部门与武汉大学医学科普教育基地共同承办。他还介绍了担任此次竞赛的评委: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系主任鞠腾、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数字化技术与远程医学中心主任蒋楚剑、OD平台(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主任魏蕾、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李滋、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团委(学生)团委副书记陈馨。

(活动开场)

迟宗宝致辞,他强调医学是守护生命的科学,科普是连接专业和大众的桥梁。“海报虽小,却能承载大能量”,他重申本次活动的意义——海报科普的方式能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让医学理念深入人心。

任怡代表学院致辞。她回顾了学院的科普工作,并指出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更是温暖人心的事业。科学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中,而应该架起一座从象牙塔通向百姓家的桥梁。

(领导嘉宾致辞)

竞赛决赛环节,35组选手轮番登场,在3分钟的演讲中,将医学科普海报的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有的作品以手绘插画生动拆解3D生物打印技术,让这座人体修复工厂变得童趣盎然;有的作品用数据可视化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史,层层递进地不断放大技术路径;有的作品融合物理学、工程学与医学的交叉理念,展现了一种基于物理现象实现细胞精确空间组装的新技术;有的作品蕴含“耄耋老人返老还童”的幽默语言,“修复工程师修补零件”的生动比喻,“啤酒盖量化食盐”的生活化场景,以及“腱鞘炎预防拉伸”的现场演示,巧妙化解医学用语的艰涩难懂,让健康知识刻骨铭心。因课程冲突没能亲临现场的选手也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向评委和观众展示了他们的作品。



(活动现场视频)

评委点评环节,蒋楚剑从视觉设计角度提出建议:他指出优秀的海报应该聚焦具体的知识点,文字色彩简明协调、视觉焦点突出,既要与观众建立情感的联结,也要建立记忆的联结,同时也强调了图文版权、医疗广告等法律相关问题。梅海涛则关注本次活动科普形式上的创新,无论是主办方还是参赛选手,都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做到“形式新,人用心”。她对在场选手给予了肯定与鼓舞。

(评委点评)

现场主持人公布了评比结果;会上还为评委颁发了聘书。


荣获一等奖作品

陈南奇

“探索奇妙之旅:人体消化系统”

蔡丰翼

“癌症免疫治疗新纪元:CAR-T疗法”

杨皓然

“点亮癫痫患者的星空”

荣获二等奖作品

刘佩迪

“基因治疗——改写生命密码的神奇疗法”

卢盈、杨晓宁

“重启光明:纳米织网,照亮失去的世界”

魏可馨

“司美格鲁肽:减肥神药还是营销手段?”

李琳

“高血压:沉默的血管破坏者”

李雯

“腱鞘炎”

郑馨悦

“小心!这个‘菌’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胃”

荣获三等奖作品

任雨彦

“生命的‘修补匠’:机体的生理性止血”

刘云南

“诱导多能干细胞”

朱黎黎

“生物型人造器官”

李梓菁、汪陶陶、邓鑫海

“人体修复工厂:3D生物打印”

于雪恬

“子宫内膜异位症:别让 ‘异位的种子’偷走你的健康”

马颖超

“科普小课堂:_x000b_过敏知多少?”

江凌薇

“齿间‘周’到,健康‘牙’好”

廖恩羽

“守护‘小心肝’,乙肝预防记心间”

乔可妮

“沉默的牙齿杀手:牙周炎”




(大合照)

撰稿:杨彧 张信哲 洪天悦

拍摄:张信哲

审核:任怡 陈璞 卡德尔江

审定:熊瑛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OD平台(基础医学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OD平台(基础医学院)(http://www.moneyvam.com)”。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所有:OD平台(基础医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