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董家鸿院士受邀做客珞珈讲坛第514讲暨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士大讲堂第四讲、泰康医学教育大讲堂第七讲,讲坛在武汉大学医学部九号楼一楼会议室顺利举行。董家鸿以“卓越医师”为主题,分享了成为卓越医师的三要素“良医、学者、领军者”、如何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医师等内容。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熊瑛,武汉大学泰康临床学院院长、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执行院长王志华,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梁凯威,副院长任怡,泰康医疗助理总裁兼教育研究院院长郭明磊出席讲坛,共1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讲坛。熊瑛为主讲人颁发珞珈讲坛纪念牌,郭明磊授予主讲人泰康医学教育大讲堂纪念牌。梁凯威主持论坛。



在报告中,董家鸿院士以自身的科研经历与临床实践为例,阐释了他对“卓越医师”的解读,他认为,“卓越医师”应当是济世益民、医术精湛的良医,是兼顾学术实践、医术精进的学者,也是具有战略思维、集智同行的领军者。卓越医师的临床能力涵盖一个中心——以解决患者问题为核心的临床实践;两个基石——卓越的临床胜任能力与深厚的医学人文素养;三大支柱——学术探究、知识活用、实践智慧。董家鸿院士结合古今中外著名临床医学家的故事,娓娓道来,深入解读了卓越医师的成长离不开临床学术实践、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以及卓越的领导力。

董家鸿院士也分享了自己的医学人生,从高考“误入”医学之门到从迷茫转向对医学的热爱再到恩师引路,走进肝胆世界,十年寒窗苦读,他医术与学术双修,立志成为仁术济世的学者型医师;十年医学苦旅,他在精心照护病患的实践中追求卓越,业精于勤;十年探索医理,证悟医道,他创立了精准外科范式和技术体系。董家鸿院士的医学求索之路,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同学们,更激励着大家愈发坚定地朝着 “卓越医师” 的目标奋勇前行。

在问答环节,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如在医生多患者少的情况下如何做到精准医疗、如何完成科研到临床的转化、如何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面对无法治愈的临床案例时如何调适心态等,董家鸿院士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董家鸿院士的精彩报告以其自身的科研经历、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临床实践让在场师生收获颇丰,生动展现了卓越医师应具备的人文关怀、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激励师生们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求索、笃行致远。
撰稿:吴宗键 黄雅琦
审稿:任怡 刘馨
审定:熊瑛